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作文> 好孩子要诚实儿歌好听吗?对比中英儿歌让我们看到
  • 好孩子要诚实儿歌好听吗?对比中英儿歌让我们看到
  • 2023-05-10 14:56:27



  • 朗月当空照,清荧仿若星。

    柔声歌睡好,酣梦不觉朝。


    童稚年岁,生命纯净得像一张刚刚制成的白纸,静待书画;童谣,从一个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儿口中或轻快或温柔地唱出,丝绸般轻柔地萦绕在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生命初期的美好想象。


    各国的童谣孕育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呈现不同的特色和理念。让我们回想那温柔的韵律,重新走进孩子世界的温柔一隅,感受中英儿歌各具特色之美。

    1.常见主体

    细细想之,中国童谣的主体多数是小孩子,如小儿郎、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有很多歌谣通篇以“我”为口吻,用孩童的视角观察和表达。已经走过垂髫时期的我们是否还记得,从孩子们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中国教育教导中国孩子们,太阳是慈祥的太阳公公,花儿和小鸟是热情友善的朋友,因而在孩子们眼中,世界是无比温暖、友善的,世间万物都像身边对自己关怀备至的亲人或活泼友善的朋友。这种和谐平等观念大概也是小动物、植物和太阳月亮等常见事物也常成为中国儿歌歌唱对象的原因吧!



    相比常见的中国儿歌,欧美儿歌的主体更加丰富多样,常见对象为身体的一部分和周围的常见物件,比如《Do Your Ears Hang Low?》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耳朵;《Itsy Bitsy Spider》则简单讲述了一只蜘蛛雨后爬墙的生活小事。相比中国孩子,西方孩子的探索行为更受鼓励,溯源文化,中西自然观的差异与中西方人探索倾向的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中国集中生活在黄河流域,见证过自然的威力的中国人民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心理,逐渐演变成今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敬畏的心态使人谨慎,谨慎的心态限制人们的行为,因而中国人民对探索自然的态度比西方薄弱,反而在生活中体现出一种良好的适应性,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如儿歌教育,也体现出不比西方强烈的探索态度。西方人民对自然的态度更倾向于人定胜天,他们热衷于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然后为己所用。这样的生态观作用于教育观,则培养出了探索心理强烈、喜欢动手和实践的西方孩子。



    此外,一种情绪、一件小事或者引导孩子活动身体进行游戏也常常成为欧美儿歌歌唱的内容,这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个体的更为关注。追溯文化渊源,如果说中国人更加重视集体关系、以集体为重心,那么西方人更倾向于个体独立性、以个体为重心,个人的感受和成长或会凌驾于集体和谐与利益之上。

    2.篇幅长短以及特点

    中国儿歌一般不会太短,有一定的情节性。从故事中体会情感、领悟哲理于我是一种充满阅读享受的过程,从孩提时代起就很喜欢,大约多数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儿歌的故事情节性让聆听和哼唱儿歌变成一种有过程感的有趣的事情。


    长大以后重温熟悉亲切的童谣,用更加理论性的视角重新观察中国儿歌,便觉它们一般都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主体,主体间一般都有较明显的关联性;儿歌作者通过种种关联对孩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深化孩子们的集体观念。主体间的关系有如合作,我们很熟悉的有《拔萝卜》;有如通过具体情景模拟社会生活,教导孩子们主动向他人问好、帮助他人、诚实守信等等,比如我们张口就来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常见的是通过外界对歌谣主体的观点评价来向孩童传达思想道德观念,如:“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是我把花瓶打碎了/好孩子要诚实/知错要改掉”;“小孩小孩快快上学校/别考个鸭蛋抱回家”……这样的关联性也有文化思想的渊源,中国人自古而今生活在重重的关系网中,与他人的联系十分密切,也往往十分热衷于与他人产生某种联系;在意人际联系的结果便有,在意他人的眼光。从小到大,我们免不了为他人的看法所左右。不过从好处说,在意他人的感受、在意自身价值促成了荣辱感,有利于一个人自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而欧美儿歌多数篇幅较短,内容简单,含义不深。往往会有多次重复,但不是单调重复,经常会有一些简单名词被替换《Head and shoulders》,如《IF YOU ARE HAPPY》中的“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 Stomp your feet/say O.K”;《Bath time》中的“Bubble bubble fun bath time/bath quick”等。在重复中孩子们加强记忆,而微小的不同则有利于培养孩子观察发现,对比突出特点的能力。此外一首歌谣前后在语速上也可能会有差别,常见形式是一遍比一遍要更快一些,有助于通过略微提高标准强化孩子的掌握程度,比如边唱 一边用手触碰自己身体上被提及的部位,通过加快速度带来小小的挑战性,如果挑战成功,会带来令人舒适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成小小的自信心。


    3.用语风格及手法

    音乐的本质是歌唱灵魂, 只有我们心灵与之产生共鸣的音乐才能为我们所接受和喜欢。儿歌对于儿童亦是如此。因此儿歌往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中国儿歌有一突出特点,即拟人手法的运用特别常见,身边的事物像人一样说唱跑跳,会因做错事被批评,也会因做好事被表扬,对于还很懵懂的孩子来说就是生活某种行为的示范对象,很容易对照到自己身上,促成孩子的模仿或者避免行为。像是我们不能再熟悉的《小白兔乖乖》可不就是小时候爸妈教育我们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范本。除了拟人手法,其他修辞手法也不时被运用于儿歌中,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中国文字艺术的魅力,觉得真有趣、乐意接触。


    相比修辞较为丰富的中国儿歌,欧美儿歌用语简练直白,少有修辞运用,善于通过在重复中使某个词被替换成与它处于同一个分组里的词(如都是简单动作或者都是某类物体的名称,或者发音或字形很相近)的形式使孩子以一组有关联的词语的形式组合记忆。此外,许多的习惯表达贯穿于欧美儿歌中,让西方孩子们开心地唱着跳着,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自己文化的语言习惯。歌唱童谣,不仅滋润孩童的心灵,亦是文化启蒙的重要一环。

    4.实践性

    中国儿歌重思想教育,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教育,很少涉及边唱边做动作,儿歌教育对孩子的肢体活动基本没有要求。我想这和我们读书时的教育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用文字记载的资源甚为丰厚,千百年的文化精华沉淀成今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传承和发扬,我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久之,理论教育成为一种极其主要的教育方式。足不出户知天下的感觉也许令人满足,但是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否则所掌握的理论岂不毫无用武之地?


    相对中国儿歌,欧美儿歌可操作性强很多,许多歌曲都引导孩子一边唱一边跟着做一些简单动作,如拍拍手跺跺脚,对孩子的肢体活动能力有着有意识的引导锻炼。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中国人乐于展现美好的、积极的事物,让孩子们从中学习和成长,对于负面的、消极的事物趋于“将黑暗挡住,让阳光照进来”,这种对孩子的一种自我承担式的保护减少了孩子的试错机会,展现出少实践而多理论的教育特点。而西方人更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能力,他们往往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做出选择,他们趋于让孩子们同样程度地了解好与坏,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在对比和辨别中明白是非对错,体现出多实践多试错的教育特点。

    结语

    很多记忆长大以后一概不清,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儿歌的旋律似乎还烙在心间。点开陌生的歌名,萦绕耳畔的歌声竟是熟悉不已。一下子让我回想到几无留痕的童年生活,让我蓦然相信,母亲曾温柔地将它唱进我幼小的心灵里。


    不像是前些年代的漫山遍野撒丫子狂欢的童年,也不是现如今被电子产品称霸日常生活从而或多或少阻碍了对自然的探索的童年,夹杂于其中,我的童年有满小区乱跑的探索,也有静坐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的乐趣,它有着独特的美好,也拥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从人生的起点出发,一步、一步地走出很远很远的距离,然而总有一些丝线牵系着我们与我们的起点,虽然细细的、不易被察觉,但它总是在那里。那其中一根丝线便叫童谣,它与故乡,与祖父祖母,与乡音,与内心的安宁与纯粹,息息相关。


    提到童谣,便联想到晴朗的月夜,萤火虫作星光点缀,一脸慈祥的老人怀中或身旁有一垂髫小儿,一个讲一个听,脸上漾着淡淡的幸福,天伦之乐,和谐美好。美好的氛围之中静静飘荡的童谣,宛如天籁之音。或是婴儿握着小小的拳头躺在床上,在母亲温柔的轻轻的哼唱声中,随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的歌声静静地睡深了,糅进了满满母爱的声音从耳朵弥漫进幼小的心灵,使紧握的拳头不知不觉舒缓开。又或是哪个日光明媚的白昼里,谁家孩童玩至尽兴,兴起时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唱印入心间的旋律,正是:我心欢喜,歌而咏之。


    难为杨慎语曰:“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属于儿童的歌谣,是心曲,天然、单纯、美好,表达心灵、直抵心灵、牵系心灵。




            图片:网络

            文字:严瑾

            排版:顾红燕

            责任编辑:谢紫薇 么明华 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