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议论文《说网红》合集(1)
  • 议论文《说网红》合集(1)
  • 2023-05-10 14:56:27
  •   

    (唐睿祺)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当上15分钟的名人。”这恰是现今网红时代的真实写照。

        “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每个事件或某个行为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

        从传播学符号互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红人可被看做“互联网米姆”的制造者。米姆是英语Meme的音译,是文化转播领域中的中介者和传递者,它既是传播的结果,也是传播的动力。网红制造的米姆满足了受众们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使内容在互联网空间中被观看、模仿、传播,从而为网红个人积聚人气,为网红产业打下基石。

        从分享经济的角度来看,网络红人是一种基于闲暇时间分享个人才艺和生活从而获得收入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当“网红”风潮过境,你不再需要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可以借助分享空余时间,收获自由时间,甚至成为自己的老板。

        网红产业所带来的不仅这些。对于受众而言,“网红”给予的是一种在碎片时间中来自精神上的娱乐和亲近的虚拟关系。社交媒体平台上集聚粉丝的关键是“互动”,其中“亲和力”是吸粉的重要条件。知名ID发布的文章往往采用通俗幽默的语言风格,一些明星网红走上了“卖萌耍宝”的道路,电商模特在微博上回复粉丝留言都会亲昵地称其为“宝贝”,网络主播则会在直播中将送礼最多的粉丝名字在直播过程中念出来。

        但是,全民网红时代所带来的恶性效应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虚拟世界的网络红人往往通过极端颜值和独特风格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从短期看,这可能会诱导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低龄观众进行效仿,致使家庭负担加重。从长期看,网红效应会引导社会风气走向浮躁功利的囹圄之地,对于国民的精神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一个“良性网红”,诚如上海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宇说,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在社交媒体上能够持续制造有影响力的内容,二是在某个垂直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三是其生产的内容被受众所喜欢并能够持续涨粉。” 以网红咪蒙为例,此前,她是一位有十多年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咪蒙告诉记者,她非常热爱文字,只要带字的内容都会多瞅两眼,再忙每周也至少读一本书。每个月,她都会和团队研究时下流行的表达方式,诸如薛之谦、大张伟的表达,她都曾研究过。仅就如何起一个好标题,咪蒙的手记就有好几万字。

        我们如今确实生活在一个追求个性鲜明的时代之中,但是这里的“鲜明”不代表“无道德底线”。全民网红时代确实带来了“当上15分钟名人”的机会,但是其过快的发展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塑造一名“良性网红”,确保持久的生命力


      

    沈子茜

    微博上,一个粉丝过万的上海网红拍出了自己高中时的照片。

    青涩的面容,高马尾,白色的短袖校服,怎么看都有点眼熟。

    双击放大校服上的红色校徽,我认得它。

    进才中学。

    网红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上的陌生脸孔,变成学姐、学长、邻居、朋友,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推搡着进入网红时代,我们有顺从,有挣扎,但无从决定自己的去向。

    我们说竹简写字太麻烦,于是就有了纸;我们说信件传递消息太慢;于是就有了网络;我们说烛火在夜里效用甚微,于是就有了灯。我们所能创造的一切,都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因为我们需要了,缺少了,才会有新的,适应需求之物诞生。网红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感情和精神上的贫瘠。我们从有趣的视频直播里得到快乐的情感,从整蛊里得到嘲笑他人的,扭曲的欢愉,甚至在虚拟的恋爱状态里沉沦。我们清楚这有多不理智,却又在无数次告诫自己之后,再度扎进网红的浪潮。我们不能自主,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一切,都在网络设下的金钱诱惑里得到了满足。

    而又是什么使我们的精神贫瘠,依赖着虚拟的一切不肯松手呢?

    于此便要谈及物欲。

    这个世上有两种人需要将存在托与精神。:因为各种原因而脱离物质,甚至失去一切物质保障。这时能支持他们活在这世上的,便只有精神。另一种是满清顺治皇帝一样的人:他们的物欲不断被填满,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的空洞。现代人对物质的拥有越来越趋向顺治帝的那一侧,精神上在所难免的匮乏。古人填补精神空洞的办法是信仰,而如今有了比避世苦行更便捷舒服的对策,我们奔向了网红的“怀抱”。



    我们用过剩的物质从网红手中换来所需的精神,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可网红所带来的精神慰藉是针对所有观众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有独立情感的个体,我们与一个群体一起得到了相同的情感满足。观看同一个网红视频的人,可以有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或者更多。我们的情感被量化,针对情感需求的网红便开始了他们的量产。不得不说,把我们推向麻木的这一切,听上去就是理所应当。

    物欲的满足,使我们用过剩的物质换网红能给我们的精神慰寄。我们也正迷失在这个时代里,忘记了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

    我看完网络综艺,点击主屏,壁纸是网红费启鸣的笑脸,接着打开网红“老番茄”的游戏直播,不禁自嘲的笑了起来。

    我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思忖着这件事情的对错。在庞大的网红体系面前,又乱了阵脚,重新跌回泥淖。我无从选择,也没有气力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