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考资讯> 记叙文——教给学生加工素材的能力
  • 记叙文——教给学生加工素材的能力
  • 2023-05-10 14:56:27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教学探讨

    记叙文写作

    作文教学尝试

                                                      ——教给学生加工素材的能力

                                                                                              柴文举

    中学生害怕写记叙文,理由是没有素材。可很多老师都会告诉学生,生活中到处都是素材,这不是矛盾吗?要我说,老师说的没错,而学生之所以说没有素材,主要是没有加工素材的能力。

    加工素材,是不是就相当于“编”故事呢?可以这样说,不过,这个“编”,是在真实生活材料基础上的“编”,用专业术语讲,叫“艺术加工”。

    那么,怎么“加工”素材呢?

    我们先去找一找问题的根源。学生认为没有素材,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事儿”,而是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事儿”没办法作为写作素材。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事儿”没有意义,没有写的价值,不吸引人,不真实,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找不到素材、写不出作文的理由。

    那么,如果上述问题,都能克服呢?不会写作文的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生活中的“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对“事件”的加工能力。

    任教多年来,不间断地阅读、写作和批改作文,我慢慢地发现了一些写记叙文的奥秘。

    ☆环境描写

    在写作文时,故事有没有意义,是由环境决定的。同样一件事,环境不同,意义就不同,很简单的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它就会变得有意义。反过来,如果没有环境烘托,有意义的事件也会变得没有意义。例如“雪中送炭”,是人人称颂的美德。在自然环境方面,如果没有下雪,主人公的“送炭”就成了平常事;在社会环境方面,如果人家不缺“炭”,这“雪中送炭”也没有了意义,这种行为也就谈不上美德了。

    ☆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的手法

    一件小事,能用上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的手法,就会把故事拉长,让故事吸引人。例如,小学生写《我的同桌》,是这样写的:

    “我有一个好同桌(外貌描写),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记得有一次……”

    如果故事写完了,字数不够,就接着写:“记得又有一次……”

    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写呢?还是《我的同桌》:

    “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调座位,给我安排了一个新同桌。没过几天,我就烦透他了。他……(缺点1、2、3……)

    可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那是……”

    看,用上欲扬先抑的手法,文章也拉长了,也有吸引力了。

    ☆细节描写

    还有真实的问题。我们知道,即使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会写的学生也会把它写得不真实,看上去像瞎编的一样。作家写的故事,我们明知道是编的,也觉得真实,也愿意看。生活的真实,往往不能照搬到文章中,如果硬搬到文章中,有时甚至会显得很假。反而是加工的故事显得很真实,这就是所说的“艺术的真实”。那么,怎么才能把素材写真实呢?我发现,素材的真实,除了采用第一人称有点作用外,细节描写起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细节描写是让故事真实的主要手段。

    ☆对比的手法

    ☆照应的手法

    另外,还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和照应的手法,对比能使中心突出,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外,也可以让故事更真实。(具体内容用下面的案例说明)

           以上这五种手法,不是平衡运用,也不一定是同时运用的,不同的文章,侧重点不同。例如,有的文章要把环境描写作为重点,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有的文章要把欲扬先抑作为主要手段,或者把两种或三种手法作为主要手段。

    案  例

    为了让学生信服,我们构思一篇很普通的文章。

    就写一篇《我的妈妈》吧,这是再老套不过的题目了,看我们今天怎样把它写出新意来。

    首先,我们先定中心,我们要歌颂妈妈的“辛苦”和“慈爱”。这个中心假吗?对,一点也不假。那么,我们要选什么故事呢?我们选的事件必须是妈妈做过的真事,现在先不要考虑大事小事、有没有意义,只要是妈妈做过的就行。好,我们选“妈妈做饭”。做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怎样让它变得有意义,能突出妈妈“辛苦”这个中心呢?我们用环境,把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下。那么,我们把故事安排在夏天最热的一天中午,怎么样?我们只要极力描写这一天的热,妈妈在这么热的中午,不辞辛劳为“我”做饭,“辛苦”就有了,“慈爱”也有一点点了。

    显然,只有这些,还不能构成一篇文章,还要考虑先抑后扬,还要考虑对比。“扬”已经有了,就是赞扬妈妈的辛苦和慈爱,那“抑”呢,就是“我”不理解妈妈,埋怨妈妈。那么,“我”为什么会埋怨妈妈呢?还有,要形成与妈妈的对比,“我”在哪里?在干什么?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我们的故事就有了:

    “暑假的一天,我在一个辅导班里上课,辅导班里有十几个学生,开着一个小空调,又闷又热。这辅导班老师真抠门,这么多人,搞这么一个小空调,一点效果都没有,烦死了;妈妈也是的,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家里玩(小对比),她却逼着我来上什么辅导班,这么热的天,这么热的教室,热都热死了,还能学什么?”

    看,“抑”有了,埋怨妈妈。对比的第一方面也有了——“我”在空调屋里都感到热,与后面的“妈妈在没有空调的厨房里做饭却不觉得热”形成了对比。接着:

    “整整一个上午,心里都是烦,什么也没有听进去。终于放学了,赶紧回家。天真热啊!……”

    这里应该是一段不惜笔墨的精彩的景物描写,记着还要用到细节描写,突出“真实”,突出“热”。

    “我”回到家后的内容就好写了,学生都可以想象出来的,只是要注意几点:要记着照应前面的“热”和“烦”;要通过妈妈的语言描写来突出妈妈的另一个方面——“慈爱”;写妈妈在厨房的辛苦场面,可以再次用环境描写,用热浪、烟雾、红红的火苗来写出厨房的热,衬托妈妈的辛苦。有了这些,最后水到渠成,写理解妈妈、感激妈妈和自己的愧疚就可以了。

    好了,我们看,有了环境描写,有了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有了对比的手法,有了细节描写,就能把一件普通的素材加工成一篇成功的文章,我曾经带领学生进行过很多次验证,屡试不爽。巩固好这几种手法,再灵活地运用到记叙文的构思中去,就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

                                                                                           2018年2月

    柴文举

    语文教师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偶有涂鸦,日久颇丰,献丑以博大家一乐。

    这里是“柴文举”的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