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排行> 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
  • 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
  • 2023-05-10 14:56:27
  • 内容摘要
           作文讲评课往往面面俱到,无法有效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作文讲评前研究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准恰当切入点,再通过例文评析逐步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议论文四种主要段落样式的写作方法和思维技巧。
    关键词
           作文讲评   段落样式   思想含金量
    教学设想
    这是应深圳市高三作文教学研讨会(以“议论文段落写作”为主题)之邀所上的一节作文讲评课, 课前,布置学生以“南极的企鹅的沉潜与勃发”为材料写了一篇作文,并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怎样”议论文四类主要段落样式对学生作文进行归类分析,分析发现,议论文段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考不深入,思想缺乏“含金量”。“是什么”的段落,对“关键词”缺乏必要的阐释;“为什么”的段落,材料与观点不能很好地统一,用例技巧单一,说理方式单一;“怎么做”的段落,泛泛而谈,没有条理;“我怎样”的段落缺乏鲜活材料,写得也比较粗糙。
    如何解决段落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呢?先确定教学的主题:写出思想的“含金量”。然后研究具体对策:充分利用学生习作中的“样本”,或升格,或示范,或诊治,引导学生比较修改前后的习作变化,帮助学生反思总结段落写作经验,以期学生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怎样”议论文的四种主要段落样式的写作规律有初步的认识。
    课堂实录
    环节一   
    段落写作出发点:读懂材料 选准角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昨天写的作文,重点讨论如何写出议论文思想的“含金量”。请看作文题。(投影)
    南极的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以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上行走。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它们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在将要上岸之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也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U形线。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蓄势是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是为了勃发。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蓄势腾空勃发的原理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师:写好段落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请大家谈谈,这则材料如何理解?
    生:1:作文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蓄势”“勃发”,我觉得首先要了解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从材料层面上看,与“蓄势”相关的内容有“猛地低头”“扎入海中”“拼力沉潜”“越深……压力和浮力也越大”。与“勃发”相关的内容有“迅猛向上”“腾空而起”“画出一道完美的U形线”。从字面意思上看,“蓄势”是指积蓄力量,“勃发”则是蓬勃生发。因此,材料告诉我们,积蓄力量才能蓬勃生发。
    生2:我觉得仅仅理解这些表层意思还不够,我们还得深入思考。如,从人生层面来思考,“蓄势”是潜心研究,坚持与忍耐;“勃发”则是走出困境,一鸣惊人。再如,从哲学、美学层面来思考,“蓄势”是是以退为进,是一种涵养和智慧;“勃发”则是量变积累后的质变,是厚积薄发的壮美。
    师:两个同学从字面,从材料层面,从人生及哲学美学层面解读了关键词,解读得很到位。解读关键词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是作文思想种子的萌芽阶段。关键词开掘得越深,立意角度就越高,如果有几个关键词,还应思考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大家交流一下,如何理解“蓄势”与“勃发”的关系?
    生3:我觉得“蓄势”与“勃发”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只有(因为)懂得蓄势,才能(所以)昂然勃发。
    生4:我觉得是假设关系:如果想勃发。就应该学会蓄势。
    生5:我觉得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蓄势,难以勃发;不勃发,蓄势也将失去意义。
    生6:也可以将“蓄势”与“勃发”理解为一体两面,“蓄势”与“勃发”都是人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既要懂得“蓄势”,又要在时机成熟时“勃发”。
    师:把握了二者的逻辑关系,我们不难寻找到立意的切入点和角度。能交流一下各自确立的中心论点吗?
    生7:我从“蓄势”与“勃发”的关系出发确定中心论点,如“只有懂得蓄势,才能昂然勃发”,可以吗?
    师:可以。也可以选择其他切入点。
    生8:我的中心论点是,勃发方能彰显蓄势之功。
    生9:懂得蓄势,适时勃发是人生智慧。
    生10:蓄势是为了更好地勃发。
    ······
    师:要写好段落,先要明确中心论点,而且所有段落都应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然,段落写作就失去意义。
    环节二  
    “是什么”的段落样式:诠释概念 确定论域
    师:“是什么”的段落,是议论文写作的出发点、基础。写这种段落要紧扣关键词,解读好关键词,构筑好逻辑的底线,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立”得稳。我们来看下面四个语段(投影)。
    语段一
    不管是做学业还是干事业,总离不开沉潜,也就是有理想,有方向,坚持不懈。懂得沉潜的人,才有日后破茧而出的飞跃。
                            ——摘自学生作文《沉潜后飞跃》
    语段二
    蓄而不勃是浪费,为蓄而蓄是愚昧。如果说只蓄不勃可惜,那么不蓄而妄勃就是可笑。勃蓄合一,乃成功之道。
    ——摘自学生作文《勃蓄合一》
    语段三
    企鹅潜水是蓄势,破水而出是勃发;雄鹰低飞是蓄势,直冲云霄是勃发;猎豹下蹲是蓄势,果断出击是勃发。蓄势,是力量的积聚,是勃发前必要的准备。它是一种低姿态进入,高姿态出去的形式,体现出一种深度和底蕴……由蓄势到勃发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懂得蓄势,抓住机遇,往往能勃然而发,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摘自学生作文《蓄势待发》
    语段四
    为什么有人蓄势却未能勃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人将“蓄势”理解为长久压抑,自耗内力。其实,蓄势虽然要向下沉潜,虽然要压抑蛰伏,但这不是蓄势的全部内涵,沉潜中在等待机遇,蛰伏时在积攒能力,沉寂中在寻求突破,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昂然勃发——这种勃发是向上的,是激昂的,是蓄势的土壤开出的美丽花朵。
    ——摘自学生作文《蓄势未必勃发,不蓄势定难勃发》
    师:大家先读一读这四个语段,评一评这些语段对关键词的解读是否妥帖。(学生阅读,写点评意见。)
    生11:我评点语段一。语段一提出的中心论点“懂得沉潜的人,才有日后破茧而出的飞跃”我还是认可的,但将“沉潜”解释为“有理想,有方向,坚持不懈”,似乎不妥,材料中没有这个意思。
    生12:语段一还有一个瑕疵。“飞跃”改为“勃发”更好,因为“沉潜”“勃发”是材料的关键词。语段二,认识很有深度,但思考不够严谨,用“蓄”“勃”替代“蓄势”“勃发”,思考显得粗糙。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很到位,老师给大家一个提醒,如果作文题目或作文材料涉及到关键词,我们要反复叩问关键词。诠释概念,确定论域,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请继续讨论。
    生13:语段三对关键词诠释得很准确,很深入。先用一组形象“企鹅”“雄鹰”“猎豹”进行解释,再阐释蓄势与勃发的内蕴,然后深入到哲学高度进行解读,水到渠成地得出观点。
    生14:我觉得语段四对关键词的解释有特点。先说错误的理解,再做出自己的诠释,给人深刻的印象。
    师:语段三、语段四分别为“是什么”段落的两种典型类型。语段三,诠释关键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中心论点。语段四,先列举与自己中心论点相悖的一些观点,边破边立,提出自己的观点。语段四这种类型值得我们借鉴。大家看看这样几个语段。(投影)
    语段五
    孤单不是孤僻、孤冷、孤傲,不是旁若无人的自恃清高,也不是心灵封闭的孤芳自赏。我们追求的孤单,应当是超凡脱俗的豁达、心如止水的意境。孤单者须有云消气度松柏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浮躁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孤单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
    版)
    语段六
    所谓“憋”,依我管见,至少有熬、悟、磨三层意思。
    先说“熬”。艺术创作中的“熬”,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消耗时光;也不是一味地死熬、傻熬、硬熬;而是“熬”中有“悟”,“熬”中有进。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恍然大悟,创作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好的作品,传世佳作,往往就会在这时候问世。
    ——摘自陈鲁民《好东西是“憋”出来的》(《文汇报》2008年12月30日)
    师:语段五、语段六在诠释概念“孤单”“熬”的时候,用了“不是……也不是……应当是(而是)……”这一句式,先排除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内容,再进一步明确概念范围,这样写论域更准确,因而论点立得更稳。
    环节三 
    “为什么”的段落样式:观点材料统一 论证灵活
    师:这次作文,“为什么”的段落比较集中的问题是观点与材料没有很好地统一,“贴标签”的现象比较普遍。请大家看下面一个语段。(投影)
    语段七
    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为的是创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从大戈壁到达健陀罗,六十八岁的法显用信仰的力量征服了天山山脉,他蓄势,清澈的信念让她徒步跨越了兴都库什山,他蓄势,不妥协的使命感让他敛起了欲望的裙摆,穿越了生命的绝境。他最终到达,他的竹杖芒鞋成为了历史的灿烂千阳,他清癯的面庞成为了宗教史上永恒的烛照,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泣鬼神的绝响。
    ——摘自学生作文《蓄势:勃发前的准备》
    师:谁能评一评这个语段?
    生15:用例很新颖,而且材料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16:我觉得材料的叙述有些问题。如“他蓄势,清澈的信念让她徒步跨越了兴都库什山” “他蓄势,不妥协的使命感让他敛起了欲望的裙摆,穿越了生命的绝境”,尽管有“蓄势”这个关键词,但“清澈的信念”“不妥协的使命感”“欲望的裙摆”等都与“蓄势”无关;后边“他的竹杖芒鞋成为了历史的灿烂千阳”“他清癯的面庞成为了宗教史上永恒的烛照”等句子虽然很华丽,但没有“勃发”的具体内容。
    师:这位同学看出了问题。这种写法就是我所说的“贴标签”。大家看看老师修改后的语段。(投影)
    语段八
    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为的是创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东晋僧人法显,为求法取经竟在六十多岁时踏上西行之路,共游历将近30个国家,首尾经历14年。其间,法显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苦心孤诣地蓄势终于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响,在海上走了三年才回到中国的他,不仅翻译了多部典籍,还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试想,没有十多年的蓄势之功,年逾古稀的他会有如此惊人的勃发吗?
    ——学生作文《蓄势:勃发前的准备》升格文

    师:能谈谈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吗?
    生17:这样修改能使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游历将近30个国家,首尾经历14年”“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等突显“蓄势”,“翻译了多部典籍”“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等突显“勃发”。
    师: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这是写“为什么”这一段落样式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我们的用例的方式要力求灵活。一般说来,单个用例不如组合(古今中外)用例;单向用例不如正反对比用例;陈旧事例不如新颖事例;平面用例不如层递用例。请大家看下面一个语段。(投影)
    语段九
         要勃发,先蓄势。这样的处世智慧随处可见。撰写《三都赋》的左思在世人的鄙夷中,在陆机的嘲笑下矢志不渝,整整花费十年终于创作成功,让世人甘拜下风,慨叹不已。十年的蓄势换来千古绝唱,世人的钦佩。
    ——摘自学生作文《蓄势而后勃发》
    师:这个语段是单向用例,如果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理的力度会更大。请大家想一想,对这个语段进行升格。
    学生相继发言,有一个学生的升格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生18:我是这样升格的——
    语段十
    要勃发,先蓄势。不少古人明了这样的处世智慧。撰写《三都赋》的左思在世人的鄙夷中,在陆机的嘲笑下矢志不渝,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闭门谢客,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十年的蓄势终于赢得创作成功,让世人甘拜下风,慨叹不已。遗憾的是,尽管人人都想勃发,但并非人人都愿蓄势。南北朝时期的江淹,曾名倾一时,可步入官场后,他的心思多花在迎来送往,应和酬答上,读书少了,动笔少了,懒得在文学上蓄势了,最终文思枯竭,只落得个“江郎才尽”的可悲结局。懂得蓄势的左思使“洛阳纸贵”,不愿蓄势的江淹却“泯然众人”,这诚如庄子所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没有“宿舂粮““三月聚粮”的蓄势,哪里会有“适百里”与“适千里”的勃发!
    ——学生作文《蓄势而后勃发》升格文
    师:原文是单向用例,升格为双向用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很好。“为什么”的段落样式,我们说理的方式还应力求形象而富于变化。请看下面的语段。(投影)
    语段十一
    苍鹰击殿,必先急剧攀升;狮子搏兔,必先俯身曲腿;暴风雨的来临,必先有暗流涌动、压抑的前夜。若得利箭出,必先弓满月。没有蓄势,凭什么勃发?
    蓄势之于勃发,就如同拂晓的薄雾之于太阳升起。勃发必以蓄势为前提,否则发而无力,事半功倍。比如跆拳道的脚法,每踩一步,必先屈膝;每踢一脚,必是屈膝提腿,转腰后的凌厉横踢。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冠军之所以能成为冠军,在于他们的蓄力,蓄势得当:往往看似正常微微屈膝,便是他们凶猛进攻的前兆。如果没有那曲腿,没有那隐蔽且快速的蓄势,那么勃发的攻击与夺冠都是浮云。
                        ——摘自学生作文《蓄势方能勃发》
    师:哪位同学能点评一下这个语段?
    生19:作者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来说理,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环节四   
    “怎么做”的段落样式:学会比较 纵横拓展
    师: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怎样”的思维拓展开去,这次作文,我们写“怎么做”的段落,有“泛泛而谈,没有条理”之病。老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正反比较法,运用的是“证伪思维”或“排除思维”。即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多可能全地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见解、办法,然后逐一分析各种主张、见解、办法所具有的负面因素,消极影响,将其一排除之,最后确立负面因素较小,积极影响较大的那一主张、见解、办法作为论者的主张、见解、办法。请先看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写“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怎么做)的段落结构。(投影)
    三种错误的做法:
    ——因为“怕”而“不敢进门”的是“孱头”;
    ——由于“怒”而“放一把火”的是“昏蛋”;
    ——由于“慕”而“大吸其剩下的鸦片”的是“废物”。
    正确的做法:拿来主义。
    ——“他占有,挑选”、对“鱼翅”
    ——“吃掉”,对“鸦片”
    ——“送到药房”去,对“烟枪和烟灯”
    ——“除了送一点到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毁掉”
    ——请“各自走散为是”。 对“姨太太”
    鲁迅先生将“拿来主义”的做法与三种错误的做法放在一起比较,对比鲜明,显示出拿来主义做法的可贵与正确。这种方法不少写作高手也经常使用,请看下面一个语段。(投影)
    语段十二
    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头脑发热有点得意忘形而误入歧途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版)
    怎样去交友?作者提出有两类朋友:“慢热型”、“见面熟”。并将这两类人在朋友遭遇不同境遇时迥异的态度进行比较,让读者在鲜明的对比中感悟到正确的取友之道。
    师:这次作文,有一位同学在谈如何正确处理“蓄势”“勃发”的关系时,也使用比较的方法,较好地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是哪一位同学?请读一读你的这个语段。
    生20:写得不是很好,献丑了。
    语段十三
    所积蓄的力量的厚度决定勃发的高度。有的人浅尝辄止,忍受了片刻的沉默,便被周遭的叨扰所动摇,缺乏耐力与恒心,所取得的成功只能差强人意;而有的人则咬紧牙关,不为短途的美景所迷惑,不断积蓄力量,最终到达“一览众山小”境界。
    ——节选自学生作文《蓄势才能勃发》
    师:“怎么做”的段落样式,写作方法很多,我今天只给大家介绍这一种,课后,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升格自己的文章。
    环节五  
    回答“我怎样”的段落样式:关注生活  提炼要点
    师:作文表达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社会现实及个人生命历程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拿到考题后应先问自己:为什么命卷人会让我来写这道作文题?我有怎样的思考、感悟、体验?我、我们、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与这道题有何关联?我的见解有没有独特之处?我这种思考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有了这样的思考,再谋篇行文,写出的文章才有打动人的力量。不少高考满分作文,正是在“我怎样”的段落着力,才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请看这样一个语段。(投影)
    语段十四
    然而,为什么在人群中我没能看清你的脸?你慢点走,不必躲躲闪闪,城市是我的家,同时也是你的家。你为这种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理应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我们是邻居,我们应该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不是吗?可是,为什么你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沉默不语,默默忍受着那些化学药剂和粉尘对你们身体和心灵的侵害?而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患了病。为什么你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为什么要用“开胸验肺”那样血淋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你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为什么不找我倾诉?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地用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你我为邻,无法回避,但城市人大多数是友好和善良的,你为什么不试着选择善良的城市人为邻呢?城市是你和我的,城市会保护你和你的家人的,你应该像个城市的主人翁一样,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路上,让我为你喝彩。
    ——2010年高考(广东卷)《以你为邻》满分作文片段
    师:谁能谈谈这个语段在回答“我怎样”方面的特点?
    生21:这位考生在回答“我怎样”的段落融入了个人的真情实感,以“你”为倾诉对象,切合“与你为邻”的题意,不似某些考生摆脱不了备考材料,生硬地与李白、陶潜“为邻”。文中既对“农民工”比较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表示同情和不平,也说明作者平时比较关心身边的事情,不虚张声势,给人一种亲切感。
    师:回答“我怎样”的段落,这个“我”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包括“我”在内的“我们、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等。
         我们班“我怎样”的段落样式也有写得不错的,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自己的语段?
    语段十五
    蓄势了不要急于勃发,不必一瞬间花光所有的蓄积,在勃发中检验,在勃发中调整很必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好又快”似乎很受热捧。“速成班”市场广阔,“50天提高150分”是教学参考书百试百灵的噱头,经济建设也力求好了再快一点。可是,为勃发做准备的蓄势真的少不了时间的沉淀,缺不了专注的打磨,容不了急功近利的干扰!憨憨的企鹅都明白在适当的深度才张开双翼,我们有时却反被“精明误”,过早的迫切的飞跃,迎来的却是重重一摔!因此,激动人心渴望已久的勃发之前学会蓄势,忍得痛苦,享受勃发是人生的胜者,生活的哲人的行为。
                                         ——学生刘禺岑作文片段
    师: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我怎样”的段落,要尽量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融入个人的真情实感,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怎样”议论文四种主要段落样式的写作技巧,要特别强调的是,写作技巧是一篇文章的“形”,表达的思想才是一篇文章的“魂”,只有“形”“ 神”合一,才是好文章。
    教者感悟
    课后学生反馈,这节作文讲评课收效很大。之所以学有所获,源于以下三点。其一,了解学情。通过分析学生课前作文,老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对讲评的样本进行了精心筛选。其二,切入点恰当。选取“如何写好四种典型语段”为切入点,紧扣每种段落样式“如何写出思想的含金量”这一主题,或点评,或升格,或示范,直指学生病症。其三,样本典型。整节课提供十五个语段,大多出自学生的习作,无论是病例分析,还是美文欣赏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简介
    茹清平,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培训专家。是广东省首批班主任讲师团成员,广东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专家。有专著、论文200余万字,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获得过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区“十大杰出教师”等荣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的“高层次地方领军人才”。2012年,诗歌作品获“全国首届教师文学奖”。现为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
    茹清平

    特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通联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大厦A0503室
    邮编:518052
    手机号:13530102921,18926784938
    QQ号:592508428
    责任编辑  李晋钰 
     电话:0351-6378140  13513630832  
    回稿邮箱:ywjxtxa@126.com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为广东教育出版社投票。